砌体构造柱施工顺序 各项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顺序?

为什么构造柱的施工顺序是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构造柱,(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多层建筑施工顺序?各个项目的施工验收顺序是怎样的?构造柱的构造要求是什么?简述多层砖混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顺序?在砖混结构墙体施工中,为了加强构造柱与墙体的整体性,需要在构造柱施工前在墙体上留马牙槎,每个项目的施工和验收顺序是怎样的?因为构造柱的技术是“先退”,所以可以先砌墙,省去构造柱的马牙,这样在构造柱浇完后就可以和墙连成一体了。

构造柱施工顺序

1、砖混结构中什么时候要布置圈梁?构造柱?

圈梁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板、吊车梁顶或基础顶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配有构造钢筋的封闭混凝土梁构件。圈梁通常布置在基础墙、檐口和楼层处,其数量和位置与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地基条件和抗震烈度有关。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的连续闭合梁,是内横墙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壁的稳定性。圈梁可以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及其引起的墙体开裂。

1.根据抗震规范要求,抗震墙中构造柱主要设置在2120(或100)厚的墙体内。当墙高小于或等于3m,洞口宽度小于或等于2.4m不满足时,应增设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3、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小于或等于4m,洞口宽度小于或等于3.5m时,如不能,应增设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4.当墙的转角处和不同厚度的墙交接处没有框架柱时,应设置构造柱。

2、建筑中从开工开始到结束所有的施工顺序

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挖土→做垫层→打基础→铺防潮层→回填。当在开挖和钻孔过程中发现地下有障碍物时,如洞穴、防空洞、枯井、软基等,应进行局部加固。如果有桩基,应先进行桩基施工;如果有地下室,则在垫层完成后进行地下室底板和墙体的施工,然后做防水层,安装地下室顶板,最后进行回填土。2.主体结构工程施工顺序:脚手架、垂直运输机械安装、墙体砌筑、门窗及过梁安装、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楼梯浇筑、预制板或现浇楼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雨棚吊装。

施工顺序为:结构层→找平层→隔气层→保温层→找平层→冷底子油粘结层→防水层→保护层。屋面防水应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尽快开始,为装饰工程施工提供条件。延伸信息:施工前现场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检查:1。例行检查:指项目经理组织的日常检查或施工企业组织的定期抽查。监理工程师应参与此类自检活动,审查并签署活动记录,并督促整改。

3、简述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主体结构的施工顺序?

基础地下室墙,地下室柱,地下室梁,圈梁,屋顶楼梯一楼墙,然后重复这个,简单,但是主体大概就是这样,看实际情况。基础施工:1。施工顺序:放线基槽开挖:检查轴线和标高;浇筑垫层混凝土以维护砌体基础的地圈梁;2.施工工艺:(1)人工开挖地槽;开挖过程中,土石方应及时运至指定地点并放置;严禁将土石方弃于工地。(2)地槽开挖应有序进行,不得随意切断场地内的临时排水通道。在开挖某一地槽前,需切断的临时排水通道应在施工前进行疏导,以免造成场地排水不畅。

石材基础的砌筑应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施工时应采用砂浆填座填缝,砌体应施工得当,顺序合理,不得有松动、透缝、漏浆现象。(4)基础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土方回填。基础工程完成后,用经纬仪放出各轴线的墨线,用水准仪放出基础设计的表面标高。只有在施工、质检、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共同对基础进行综合验收,做出鉴定并签字后,才能进行主体施工。

4、构造柱的构造要求是什么?

框架结构构造柱设置规范:1。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管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该段应增设混凝土构造柱分隔;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大于3m,洞口宽度大于2.4m时,应增设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3.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大于4m,洞口宽度大于3.5m时,应增设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在建筑砌体中适当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承担的不是竖向荷载,而是抵抗剪切和地震的横向荷载。构造柱一般设置在楼梯间休息平台、纵横墙交接处、墙角、墙中间,长度五米。

5、各项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顺序?

每个工程的施工验收顺序是怎样的?请阅读仲达咨询公司编辑的文章。垫层施工顺序熟悉施工图→看规划红线→复核水准点→塔吊基础施工(设置排水沟)→原地貌标高测量→保护定位桩→塔吊(安装)安装→放出开挖线→技术交底→机械开挖→放线→人工开挖找平→测量桩头标高并做好标记→断桩头→尺寸和应变检测→地槽验收→放线→木工支模。

6、多层建筑施工顺序?

多层建筑的施工顺序很重要。每个序列都有独特的重要性,不可复制,每个细节的处理都至关重要。仲达咨询将详细介绍多层建筑的施工顺序。(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其施工顺序一般为:挖土→做垫层→打基础→铺防潮层→回填。当在开挖和钻孔过程中发现地下有障碍物时,如洞穴、防空洞、枯井、软基等,应进行局部加固。

注意施工安排中的开挖和垫层应紧凑,间隔不宜过长。挖土和垫层也可以分成一个施工工序,防止基槽积水或冻结,影响地基承载力,造成质量事故或材料浪费。而且垫层施工完成后,需要留出技术间隔,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各种管沟开挖、管道铺设等。应尽可能与基础施工相协调,平行进行。回填土一般在基础完成后一次性分层夯实,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

7、为什么构造柱的施工顺序里先砌墙后浇柱?

正确解法:砖混结构采用构造柱本身。不管构造柱有没有马牙,墙只能先砌后浇,墙内要放拉结筋,如果是框架结构,先浇柱,再砌墙。因为砖混结构是墙的受力,柱和墙应该是一体的,在砖混结构墙体施工中,为了加强构造柱与墙体的整体性,需要在构造柱施工前在墙体上留马牙槎。因为构造柱的技术是“先退”,所以可以先砌墙,省去构造柱的马牙,这样在构造柱浇完后就可以和墙连成一体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获嘉县一一网络有限公司 » 砌体构造柱施工顺序 各项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顺序?

相关文章